西安交大附中名师经验分享:小升初、幼升小择

摘 要

  嘉宾简介:语文名师,曾在西安交大附中任教多年,语文教学经验丰富,多次获得各种荣誉,个人微博@长安酱婶儿,公众号:37度女青年。 各位朋友,大家晚上好,我是张老师,非常开

嘉宾简介:语文名师,曾在西安交大附中任教多年,语文教学经验丰富,多次获得各种荣誉,个人微博@长安酱婶儿,公众号:37度女青年。

各位朋友,大家晚上好,我是张老师,非常开心,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择校啊,语文学习两方面的问题,就我过去几年工作的经验和自己对学生的观察,跟家长们的交流,讲一讲我在这两方面的一些观察和思考,如果有说的还不够详细的地方,我们稍后可以在提问环节再进行交流(见第二期)。


首先,我们先来说一下择校,因为这两年政策的变化没有了,升学考试都改成了摇号。所以家长们肯定心里在这个时候一方面很忐忑,一方面又很焦虑,同时也会有些无奈。因为会感觉好像把孩子的命运交给了运气,但实际上我觉得也不必如此的焦虑,为什么呢?首先,就我这几年在一线感受到的大环境上的一些变化来说说。当然,好学校他还是好学校,可是随着政策的变化,尤其是中学,公办的一些学校正在逐渐起来,我和我很多的同学,因为他们也在各级各类学校里面,跟他们的交流明显感受到这几年公办学校的前景和状况是在好转的。

因为大的政策上,比如说这几年推出的名校+啊,这些变化就是第一梯队的学校,或者是顶尖级的学校,他们要和他们所在区内的其他公办学校进行教学上的相互的教研,互帮互助。所以,公办学校的老师也得到了更多交流的学习的机会,整体的教学质量有提升,另外就是入学政策的变化。作为最大的杠杆,它直接调整了生源。那作为名校明显地感觉到生源确实是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所以,名校流失了一些优质生源,那么这些优质生源就来到了公办学校,那也会倒逼公办学校的老师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教学和教育水平。

当然,我很多在公办学校任职的同学,他们非常乐于看到这样的变化。其实每一个老师都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和教学生涯上有一定的成果,或者说成绩。那教学是一个师生互相促进,互相成就的过程,所以之前公办学校的不好,并不是简简单单的,不能简单粗暴地说是他们的教学质量不好,有的时候真的也受生源的影响。因此这几年的变化是,公办学校的生源逐渐好起来之后,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逐步的提升,所以我认为大家在选学校的时候,如果您的辖区内或者说您就是就近入学,有很好的公办学校,或者说有不错的公办学校,您也不必非得要去挤破头抢那几所啊,好学校抢不上,很后悔,真的不至于。

(西安小升初现场,图源见水印)


那从大环境上来说,前两天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,上海出台了最新的、很严格的招生政策——中学的招生政策,那么直接导致上海的学区房,有一个短时间内降价100多万。那这个变化其实就是在从国家层面,因为现在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头等大事了,所以国家层面也在通过宏观的政策调控。在管理在平衡,甚至在强制不允许再出现这个超级中学,那么他也在平衡民办中学和公办中学,或者说极好的学校和极差的学校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。所以,虽然现在是上海出现了变化,但这是一个信号,就是慢慢的全国都会在教育上教育政策上。

全国各个城市都会在教育政策上做出变化,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教育更加的公平。所以,我觉得从长远来说,如果您的孩子现在还在幼儿园阶段或者小学起始阶段,还是真的要抱有希望的!因为国家现在正在着力的大力地解决这个问题,那包括其实我们西安,具体的刚才我讲到向名校+这样的政策,都是在平衡。协调教育资源的不平衡,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,升学政策的变化也让民办学校,尤其是一些顶尖学校,他们感受到了生源变化带来的压力,甚至是威胁。所以,这两年也有出现这个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进行这种联办班的形式。

那这个联办班的形式,其实是设在公办学校,甚至可能就是一些以前不太被看好的、不起眼的一些公办学校。那这对公办学校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变化,会引起会提升,带动他们整体的教学教育质量,所以我觉得家长们不必太过于焦虑。因为很多时候我能理解,我也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,我能理解我周围很多同龄人。大家聊起来都是孩子上学怎么怎么选怎么择校,这个好像上不了好学校以后人生都要都堪忧,其实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,一定要相信环境和政策是会越变越好的!

那马上面临择校的家长们,我就这几年对我这三届学生的跟踪观察,我自己有我在择校上的一些想法。其实,大家都愿意去好学校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看重好学校,第一个是因为他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自己的文化,自己的理念,还有我相信很多家长看到好学校,首先先入为主的就是他们特别漂亮的升学率,但这个我希望家长们也能先想清楚,这个升学率的前提是他们前期几十年都是依靠好生源。所以把掐尖儿招生之后,那必然升学率肯定要高于其他学校,尤其是要高于公办学校的。

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,我们为自己的孩子选学校,首先我们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任。那我觉得在选学校的时候,其实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,对别人来说好,对我们来说未必好。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,就我这几年带学生,我觉得他们从入校到离校,说实话,这个成绩变化并不太大,甚至可以说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。就是水平高的孩子进来,出去的时候他仍然是水平高的。那么可能水平低一点的孩子出去,他仍然是水平低的,所以我们在选学校的时候要结合孩子自己的情况,那孩子什么样的情况来选择呢?首先我们要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。从他们的在小学阶段的生活习惯,学习习惯养成的情况。那么,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养成非常好的、比较理想的孩子,到了初中学业负担,学业负担比较重的时候,可以压力比较大的时候。因为他学习习惯好,所以他仍然能够有效地自律的学习,所以对他来说可能压力不会那么大。但是呢,如果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那么好的孩子,课业压力比较大的时候。他反而会觉得特别的吃力,跟不上。那么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里面,尤其是越好的学校,其实它的竞争越强。因为相对来说尖子生优生会多一些,那么这样的学校下,孩子如果觉得学着没有动力,那我想可能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打击,对他的青春也是一种浪费。


因为我们大人都能够理解,就是当这个目标过高,我怎么努力怎么跳都达不到的时候,我会放弃努力。所以说,如果把孩子送去了,这个环境过于高压,过于紧张,反而让他学不动。如果在心理上再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,那我觉得有点得不偿失。所以最适合孩子的是什么样的环境,就是相对宽松的一个环境,那么和他一起学习的同伴。对于他来说,即使有比他优秀的,但是他好像赶超起来有希望、有信心,他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能够被看到,能取得一点成绩就能得到鼓励,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。这样的话,他的学习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,那么孩子越学越有劲儿。是这样子的话,那我觉得对于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学习的潜力,但是这个潜力需要合适的环境去激发他,所以孩子学得动,这就是最好的。哪怕他刚入学的时候,可能成绩不那么靠前都没有关系,但最最担心的就是我的观察。我很可惜的一部分孩子是他是有能力,他是聪明的,可能他脑子也是好使的,但就是因为他在这种环境里面,他学不动了,他自己已经放弃了。那我觉得环境再好,对于他来说可能也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,因此我希望咱们家长还是能静下心来,首先跟孩子好好聊一聊。就这六年,他在求学过程当中,小学老师对他的一个综合的评价。和您对他的一个感知,和他对自己的一个判断,去选择一个最合适他的环境。

我觉得这样才是对孩子负责。另外呢,我们都说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计长远,就是说孩子的一生是很漫长,是几十年的,对吧?我们要看到他整个的人生跨度,而不是仅仅地集中在这一次择校,这一次考试,甚至说一次中考、高考都不能够决定这个孩子的一生。一个阶段中学老师,小学老师,他只负责孩子在他教学范围内的这几年。但是我们家长要用长远的眼光去为孩子来计算,要为孩子来打算,所以我觉得不必把筹码全部都赌在这一次择校上。因为越是这样想,我觉得焦虑就会越严重,因为我们会觉得我们输不起,好像孩子一生都赌在这一个时间节点上啊,真的没有必要,心要放宽一点。

那么,这是我关于择校给大家的一点建议吧。因为还没有具体的摇号的一些政策,所以呢,我也不能也不方便再讲太多,免得误导大家。只能说其实不管政策是怎么样,也不管这个学校那个学校怎么样,最关键的是孩子。我们的孩子去上学,我们要为自己的孩子来负责任。

(以上内容来自嘉宾分享,起跑线编辑整理,以供各位家长择校时参考,第二期内容张老师会分享语文学习中的问题,敬请期待!)

作者:长安酱婶儿

编辑:起跑线
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